中国的页岩气革命远未到来
关于未来主义的论述,我将专门论述,在这里我想说的,政府债务的无限膨胀不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仅只是导致经济危机,也危害人类的生存环境。
但是,没有产业优势的小城镇难以存活,它变成空壳后不可能让农民工在小城镇无休止地修建商品房。但我分明看到:垂影沧浪的中国经济正在不知轻重缓急的漩涡中徘徊、沉隐、起浮与奔逸……最高决策层要求GDP速度减到7.5%的刹车哪里控制得住地方经济这匹脱缰的野马。
啊啊,四处游荡的GDP灰尘无处不在,不仅浸入了我们的心肺与灵魂,甚而让重度污染的我们在肆无忌惮的雾霾中睁不开双眼,分辨不出钞票的腥红颜色。不知这种掩耳盗铃式的表外业务是应付老百姓的自欺欺人的把戏,还是化妆派对后送给老外的西洋镜,抑或是输送给下一任的击鼓传花游戏?要害的是,一旦《银行法》对流动性的泛滥推波助澜,天量的资金波涛汹涌,将形成无际的洋流。可怕的是,有时通胀与通缩这一对冤家会同时降临。藏匿在民企与个体户们内心深处的,是强势国企与弱势民企的二元分割已通过经济领域成为撕裂法制与经济的精神壕沟。怎么办呢?热情高涨的地方政府哪管这些,它们追逐GDP的兴趣丝毫不减,工业化、城镇化将有可能成为各地新一轮圈地运动的最大期盼。
如果我们继续对菜贱伤农、粮贱伤农听之任之,那么,农产品的供不应求将真正抬高物价。我们可以对温州炒房团放任不管,但绝不允许温州炒粮团的存在。1999年为12.99%,2000年为14.1%,2001年为15.8%,2002年为16.6%,2003年为17.53%,2004年为18.84%,2005年为19.5%,2006年为18%,2007年为20%,2008年为18.03%,2009年18.8%,2010年21%。
然而,建立使纳税人成为人的税制,推进使纳税人成为人的税改,我们面临的现实障碍不容忽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以上的发达国家,税收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则超过30%。或许,这种奉献更多是一种个人的分外善行罢了。其呼吁者,也容易被当下的税改主导者忽悠或当枪使,结果,最终大多会减少每一个纳税人的利益总量。
考验税改是否拥有大智慧的标准在于,谁会在两个不完善项之间,选择一个相对优良的选择项,谁会在两害相权时取其小,谁会在两利相权时取其大?无论从现实,还是从长远,或者从操作性看,中国税改无疑应该以建立直接税为主,间接税为辅的税制格局为基本目标。然而,不论支撑减税式税改的理由和说辞多么圆满和充足,在现实面前,减税式税改导向注定会让自己出丑,最终会减少所有纳税人的利益总量。
[3]关于中国税收之痛,早在2007年,《福布斯》出炉的全球税负痛苦指数排行榜就显示,中国继续是亚洲经济体中税负痛苦指数最大的国家,全球排名第三,税负痛苦指数是152。1999年,全国税收收入首次突破了10 000亿元大关。使纳税人成为人意味着,要让纳税人按照自己的意志管理税收事务。合法不合法,甚至合德不合德,对他们来说,都可能是一种奢侈,一种非分之想。
表现在,误把聚财的税收治理具体目的当成税收治理的终极目的,致使税改目标被有意无意地锁定在税收收入是否实现战略性增长方面,进而以此作为判定税改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这样的选择,即就是智商再低的天盲者也会做出。1997年财政收入8 651.14亿元,1999年突破10 000亿元大关,达到11 444.08亿元,2001年达到了16 386.04亿元,是1989年的6.15倍。[5]这个道理,思想家穆勒和日本当代著名税法学家北野弘久也有精辟的论述,穆勒说:所谓间接税是这样一种税,虽然表面上是对某人征收这种税,实际上此人可以通过损害另一个人的利益来使自己得到补偿。
因为,在民主政体下,纳税人既有共容利益的考虑,也有主人翁的计较,它是在为自己纳税,税法遵从度也会提高。但这不够,要向更优良理性的目标进发,要建立使纳税人成为人的税制。
然而,谁又会否认,在理论与现实之间,毕竟横亘着一条鸿沟,要一下子跨越这个天堑,需要时间,需要勇气,更需要足够的公共理性。而税收收入的增长,1995—2004年这10年间,平均年递增17.72%,增长最快的是2005年为25.66%,最慢的是1998年为10.55%。
因此,税改有意无意地被可以给政府带来税收收入的老板和商人所左右和绑架。不幸的是,随着个税扣除额的一次次提高,这一形势反而不容乐观。他说:如果需要在两种征税制度间进行选择,我们则建议完全废除间接税而普遍代之以直接税。从1994年开始,中国财政收入就进入了高速增长的快车道:平均每年增收1 000多亿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 500美元左右的中等发达国家,税收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一般在20%以上。因为,直接税天然的税痛感,有助于纳税人权利意识的培养,有助于政府税款的合理有效使用,有助于增进全社会和每个纳税人利益总量终极目的的实现。
[11]税改的理想目标选择真正优良的税改,当是最能增进全社会和每个纳税人利益总量的税改。一个税制的自由应该大到不至于影响社会基本的税收秩序。
因此,也只能通过各自的理性来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寻找彼此接受的限度。他指出:除非一个集团中人数很少,或者除非存在强制或其他特殊手段以使个人按照他们的共同利益行事,有理性的、寻求自我利益的个人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
所以,直接税促使每个人监督政府,而间接税则压制人们对自治的任何企求。在共容利益视野里,人们只关注利益,绝少谈及权益和权利。
在另一些资料中,则又变为24种,分为8类。不合法的强制,从来就是不讲理的,也不会讲权利和义务。固然,在税权合法性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的国度,政府的一切征税都属于非法,都似同抢劫。或者说,如果要在减税理念下继续推动中国税改,就应该将着力点和突破口放在这里,而不是在其它细节问题上继续耗费精力和能量。
也只有在这一现实理性的税改目标下,其它技术性要素的优化才可能效率最大。难道减税之后还是减税,以至于不交一分钱的税才是税改的终极目标吗?要终结减税式税改,爬出减税式税改的陷阱,惟愿公共理性的介入与激励。
1978年,中国财政收入只有1 132.26亿元,1993年达到了4 348.95亿元。【1】这就是我们呼唤的公共理性精神,公共善的内涵。
所以,正如人类选择税收是一种公共善一样,推进税改也亟待公共理性。也不失为一种影响现实,推动税改的策略。
它的目标是公共的善和根本性的正义。直接税纳税人会更多地关注税款的去向与使用效率,而间接税纳税人往往意识淡薄,很少追问税款的真正去向。人在大路上被抢了两文钱,使他大为愤恼的,主要不在于这两便士。具体说,当减税不得不作为一个税改选择或策略时,也存在一个如何选择的价值大小的计较问题,即投入与效率的权衡问题。
2006年37636亿元,2007年突破40000亿元,全国税收收入49442.73亿元,2008年突破50000亿元,完成54219.62亿元,2009年突破60000亿元,完成63104亿元,2010年突破70000亿元,完成7.739万亿。请看中国税收之多,之杂,之快,之重,之痛:关于中国税收收入之多,2010年全国财政收入8.3万亿,且不说四项非税收入——政府性基金、国有企业收入、社会保障、政府(新增)债务就有10.6588万亿之巨。
换句话说,政体背景不同,减税的容忍度也会相差悬殊。只有纳税人主导的税改和税制,才可能最接近每个纳税人利益总量的终极目的。
尽管大智不共识,共识不大智,但我们应该努力争取更多的大智与共识。这种万亿元的突破情节,进入新世纪后,突然间不那么遥远,似乎只要等两三年都可以撞上。
【有关中国的页岩气革命远未到来】相关文章:
1 .天天快报!“探营”高交会科技展馆 国内外“高精尖”产品集聚
2 .加速建设世界一流炼焦煤企业丨霍州煤电汾河焦煤公司:小创新添彩...
5 .2022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4%
6 .世界看热讯:住建部将北京、天津、重庆等24城列为智能建造试点城市
7 .2022,我在现场 | 但愿苍生俱饱暖 煤炭保供献光热
8 .环球简讯: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
10 .全国房价继续下降!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由涨转降 上海二手房价领涨
13 .华晋焦煤沙曲二矿:近水解近忧
16 .海报|保障能源安全 书写焦煤担当
17 .加速建设世界一流炼焦煤企业丨霍州煤电三交河矿:“妙手”联动 ...
19 .【当前独家】9家酒企旗下项目拟入选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20 .中国煤炭报:让这片红色的土地 开出鲜艳幸福之花 ——山西焦煤集团...
21 .山西焦化铁运公司安全运输再提速
25 .山西焦煤安排近期宣传思想工作
26 .当前关注:武汉某地产信托项目现公章“争夺战” 11亿资金被划走?
28 .山西焦煤基层单位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氛围浓(二十一)
29 .今亮点!床单T恤衫、纸盒艺术品 在衣食住行中获得“环保”的惊喜
30 .郝鹏飞许超:地测CP的“六字经”